9月初,继上海、深圳之后,北京也将成立证券交易所的消息横空出世,这无疑是投向资本市场的一枚核弹,同时也意味着未来创新型中小企业将加速上市进程,拥有更多机会解决融资问题。
在不唯gdp的时代,上市企业数量更直观地反映着城市的综合实力,近期随着北交所的成立,上市企业数量再次引发了各方关注。
据华商网城事智库《2021年理想城市发展报告》(以下简称“35城”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8月末,在全国35个重点城市中,仍有重庆、郑州、石家庄、昆明、太原、银川、南宁、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兰州、西宁11个城市在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这一项交了“空白卷”,其余24个城市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共222家,总市值达36630亿元。
“35城”中科创板上市企业(以下简称“科创板企业”)数量排名依次为上海(48)、北京(44)、深圳(27)、杭州(16)、合肥(12)、成都(10)、广州(9)、长沙(8)、武汉(7)、济南(5)、西安(5)、南京(5)、天津(4)、青岛(4)、宁波(3)、厦门(3)、福州(3)、长春(2)、大连(2)、沈阳(1)、贵阳(1)、南昌(1)、海口(1)、哈尔滨(1)。其中,上海、北京作为超一线城市在科创板企业数量上遥遥领先,上海更是以11667亿元的总市值领跑全国。
上海 ,扭转境外投资局面
2020年8月中旬,上海科创板企业数量24家,排名北京之后,位列全国第二。截止到今年8月,仅用一年多时间成功赶超北京,成为全国科创板企业数量及市值的 “双料冠军”。其中,中芯国际在科创板上市募集金额超过532亿,为2020年a股最大ipo项目。
随着科创板成为a股上市的主战场,上海企业境外上市的局面得到扭转。据资料显示,2018年上海企业在境外市场上市的数量和规模占比达三分之二。到2020年,我国企业境内上市数量与融资金额均高于境外市场,国内a股市场成为上海企业上市的首选,科创板的设立促使优秀创新企业不再依赖海外资本市场。
合肥 ,多链协同
合肥以12家科创板企业的数量跻身榜单前五名,也成为中部地区科创板上市公司最多城市。但从市值排名上来看,目前科创板只有792亿元,在“35城”中暂时排名第11位。
合肥为何能在二线城市中脱颖而出,在科创板上表现不俗?
去年6月,合肥市的领导们多了一个新身份:产业链链长。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中,合肥梳理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量子产业等12条重点产业链,由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以此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让企业“串珠成链”。
同时,合肥专门设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和首期规模4亿元的国耀科创基金,用于专项解决市场化股权基金对成长期科创型企业价值识别不准和长期投入不足等问题。
从各项举措能够看出,合肥想抢抓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战略机遇的决心,并且明确提出建设全球科创新枢纽的目标。从科创板企业数量上,不难看出合肥在科技资源、孵化能力、融资环境上花费的功夫,也能窥见这座城市在未来产业布局上的野心。
成都 ,竞逐15条新赛道
从首批登陆科创板的25家公司中不见身影,到2020年4月成都先导率先上市,再到2021年8月末“成都军团”迅速扩展到10家。最近一年,成都在科创板的赛道上轰起油门,欲飙上快车道。
从目前上市企业领域来看,成都的科创板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这也是成都重要的优势产业。未来成都计划围绕前沿技术,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区块链、量子互联、合成生物等15个新赛道进行战略布局和产业链协同,建立新赛道企业培育库,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行业领军企业和头部企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不过,在过去的一年里,成都也有两家企业终止了科创板ipo,一家来自生物农药领域的企业——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另一家是森泰英格(成都)数控刀具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并未披露撤回的具体原因。但业内人士分析,科创属性是登陆科创板的“硬通货”,内控合规也是关键,这两点不能忽视。
科创板的注册制并不意味着上市变得简单,城市“科创军团”的扩容要盯住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和增强科创属性。
西安 ,硬科技对接资本
截止到8月末榜单发布,西安与济南、南京并列排名第10,同样拥有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这5家公司分别为瑞联新材、铂力特、西部超导、凯立新材、康拓医疗。
9月23日,在上交所科创板委员会第72次审议会议中,炬光科技首发过会,意味着西安也将迎来第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西安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大多以制造业为主,行业属性聚焦在新材料、军工、航空航天等相关产业领域。
回顾过往,西安在资本市场上一度表现沉寂,上市公司数量偏少、民营力量相对薄弱。而科创板的开通,给西安的硬科技类企业打开了登陆资本市场的新渠道,但科技与资本对接还不畅,金融支持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还不强,仍是西安乃至陕西科创企业走进资本市场的壁垒。
为解决企业融资和上市的难题,西安高新区从2018年起着力提高区域股权融资环境,引入大量外部资金。2020年以来,累计引进21家金融机构、要素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及400家创投机构入区,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
“硬科技之都”离不开金融的沃土,如何抓住机遇,补足短板,开足马力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结合,是西安在资本市场更进一步的关键。
两年多时间,科创板从25家首发企业发展到313家,板块市值从开市当日的5500亿元,扩大到了5.33万亿元。在这个过程当中,江苏地区“火力输出”最猛,为科创板贡献了大批优质企业。其中,在“35城”报告之外的苏州,仅一城就有3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这样的成绩吸引了一些北方城市视野向南,关注并借鉴苏州在科创发展上的经验。
而榜单内的重庆,虽然是“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被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传闻中的主角,却仍未取得科创板“0”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重庆在科技创新方面,尤其是产业孵化和科技企业培育上的短板。
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在落实“零容忍”政策、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等方面还将持续发力。城市和企业的成长,都需要时间和周期,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更加快速的驶入资本市场的快车道?注重修炼内功的同时,城市之间不妨也扩展视野、互相借鉴,找寻自己最佳的科创之路。
35城“城市活力指数”简介:数据是寻找真相的钥匙,城事智库研究院通过多维度的数据梳理,通过理想未来城市的图谱建构,努力精准地评估全国35个重点城市的活力指数,希望从中更好地定位城市,洞察未来。
“城市活力指数”是一套“以经济活力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评价模式,充分考虑我国建设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城市现有建设水平,分为8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综合评价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为新型城市建设及治理提供参考。
编辑:魏微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年100|张昊:外科医生三件套,扛饿、会憋、腰得好 下一篇:居然之家思辨会论道西安 行业大咖共同解码原创家具新驱力